什么是「未能确诊病症」?
「未能确诊病症」是指病人经过多次完整的临床评估和常规检查后,仍未能找出引起症状的原因,故无法作出正确诊断。一般来说,未能确诊病症的症状均没有明确的指向性,如发展迟缓、癫痫等症状,可能跟多种疾病有关,亦可能无关,令医护人员难以找到真正致病的原因,因而无法确定病人所患何病。
「未能确诊病症」的例子有:
- 病因和病名不明的疾病:在医生成功找到致病成因和相关病名之前,这类病症只能被归类为「未能确诊病症」
- 已知的疾病,但病人的症状有别于一般的病例,增加诊断难度
- 全新及有待发现的疾病
「未能确诊」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影响
当病因未明,病人需不断向不同专科求诊,或需重复进行费用高昂、甚至具入侵性的测试及影像学检查,不但增加他们及家人的身心和经济压力,他们的生活素质亦大受影响。病人在求诊过程中可能要接受不必要的医疗程序,身体或病情或随时间变得复杂或严重,令诊断难上加难,形成恶性循环。
「全基因组测序」的重要性
个案共享(一) – 提升疾病的确诊率
病人甲是一名四岁男童,患有发育迟缓和癫痫症,须用药物控制病情及定期覆诊。医护人员虽为他进行了不同检查,但仍无法确定病因。
透过「全基因组测序」,医护人员成功为病人甲找出致病的基因变异,故可对症下药,为他提供更有效的治疗。
此外,病人甲的父母一直希望再生育,却担心第二胎可能会患上相同的疾病。透过「全基因组测序」,他们获悉该病的基因变异无关遗传,大大减轻了他们对再生育的忧虑。
个案分享(二) – 确定病因,有助规划未来
病人乙身体多个器官出现问题,自两岁起除了由儿科跟进,亦需不断到神经内科﹑心脏科﹑眼科及骨科等多个专科就诊。
多年来,医护人员一直怀疑病人乙的疾病是由基因变异引起,但即使进行了多项遗传疾病的临床及常规检查,仍无法找到明确病因。
直到病人乙20岁时,医护人员透过「全基因组测序」,成功找到致病的基因变异。虽然有关诊断及治疗未能让病人乙完全康复,但对其计划未来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医生原先预测病人乙的心脏功能或会逐渐衰退;但在成功找出病因后,医生确认该种疾病导致病人心脏衰退的机会较低。因此在心脏科医生建议下,病人乙可进行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,重拾运动乐趣。